在储能和电池产品的全球化出口中,有一项必须要通过的认证,那就是UN38.3 认证。无论是出口到欧美、日韩,还是东南亚优配物料,凡涉及电池运输,物流环节都会第一时间要求提供UN38.3报告。没有它,电池就无法合法上飞机、上船,也就意味着无法顺利进入国际市场。
今天,TGPRO 就带你了解这张电池出海的“通行证”。
什么是UN38.3认证?
UN38.3,全称是联合国《危险货物运输试验和标准手册》第三部分第38.3条。
它是联合国对 锂电池航空运输安全 的强制性检测要求,主要目的是确保电池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因温度、压力、震动、冲击等外部条件而发生起火、爆炸、泄漏等危险。
换句话说:
UN38.3确保“电池能安全运输”,没有通过UN38.3的电池,任何航空公司、船运公司都不会接受。
哪些产品需要UN38.3?
UN38.3认证适用于所有含锂电池的产品,包括但不限于:
1. 电芯&模组
单体锂离子电芯
电池模组(串并联组合)
2. 储能类产品
户用储能电池
工商业储能系统
UPS(不间断电源)
3. 动力类产品
电动汽车动力电池
电动自行车/摩托车电池
AGV小车、机器人电池优配物料
4. 消费电子类
手机电池
笔记本电脑电池
平板/可穿戴设备电池
移动电源(充电宝)
5. 带电池的整机设备
智能家居产品
医疗器械(便携式)
电动工具
只要涉及锂离子电池、锂金属电池,不论是单体电芯、模组还是整机,在运输前都必须通过UN38.3测试,否则航空公司、船运公司都不会接受。
UN38.3包含哪些测试项目?
UN38.3一共包含8大测试项目,模拟运输过程可能遇到的各种极端情况:
1.高度模拟:在低气压环境下检验电池稳定性(模拟航空运输)
2.热测试:高低温快速循环,考察电池耐受性
3.振动测试:模拟运输途中车辆/船舶震动
4.冲击测试:模拟运输中的跌落和撞击
5.外部短路:考察电池在外部短路情况下的安全性
6.撞击/挤压:模拟电池被压迫、碰撞的情况
7.过充测试:验证电池在过充情况下是否会失效或爆炸
8.强制放电:检验电池在异常放电时的安全性
所有项目必须全部通过,电池才能获得UN38.3运输合格报告。
UN38.3认证流程
以储能电池为例,典型流程如下:
确认电池规格:明确电池类型、容量、电压、运输形态(单体、模组或整机)
准备样品和资料:电芯/模组样品、结构图、规格书、MSDS(材料安全数据表)
送检测试: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完成全套8项试验
出具测试报告:通过后,实验室颁发UN38.3报告和运输鉴定书
备案与出货:出口时向物流、航空/船运公司提供报告,确保顺利通关
做UN38.3需要注意什么?
测试样品要与实际出货一致:型号、容量、电芯厂家不一致可能导致认证失效
实验室必须认可:需选择具备 CNAS、ILAC 等资质的实验室,报告才被国际认可
运输资料要齐全:除了UN38.3报告,通常还需提供MSDS +运输鉴定书
认证需提前规划:UN38.3测试周期一般需4~6周,建议在大规模出货前提前完成
法规更新需跟进:不同国家/地区可能对UN38.3报告有效期有不同要求
UN38.3认证不是可选项,而是电池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。它既是运输的安全保障,也是品牌专业度和合规性的体现。对于储能企业而言,想要顺利出海,UN38.3报告就是绕不开的“必备通行证”。
关注TGPRO,和我们一起走稳电池全球化之路,掌握第一手认证资讯与合规策略。
优配物料
加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